<del id="tu7zm"></del>
    <b id="tu7zm"></b><del id="tu7zm"></del>
    1. <kbd id="tu7zm"><form id="tu7zm"></form></kbd>
      <del id="tu7zm"></del>

      公元 月 農(nóng)歷 年 [ 年 ]

      忠肝義膽屈大成

      來源:張掖地方史志辦公室日期:2025-04-15

      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fā)。

      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這首《詠日》,據(jù)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寫給趙京娘的“明志詩”。

      在我國民間,有關(guān)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流傳甚廣。青年趙匡胤對素不相識的遇難弱女子趙京娘真誠地伸出援助之手,不遠迢迢千里相送,日夜兼程,始終以兄妹之禮相待,起居飲食坐懷不亂,每逢匪徒恣擾,他都憑著一身正氣和剛強武藝保護京娘脫離險境,最終安全地將京娘送到家中……趙京娘感其恩德,欲以終身相托。但趙匡胤不圖任何私利,說:“千里相送,本為義氣!若施恩圖報,豈君子所為?”并慷慨賦詩一首,題于墻壁,向京娘表明了自己的心跡和志向。

      這一故事之所以能夠傳唱并經(jīng)久不衰,是因為在“千里相送”的故事背后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關(guān)于“義”的認同和期許。

      歷史總是不可思議地一再重復(fù)著昨天的故事。一千年以后,在祖國的河西走廊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幕“千里相送”的傳奇故事。只不過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屈大成和徐一新,故事中扶危救弱的小義變成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義。

      屈大成,漢族,1912年出生,甘肅張掖人,父母都是肅南的窮苦老百姓,有一個小妹妹,全家以放牧、淘金為生。屈大成小時候念過《百家姓》《三字經(jīng)》,背過“人之初,性本善”,愛講個義氣,喜歡幫助窮人、落難的人。1937年救護徐一新后護送前往延安,在中央黨校民族班學(xué)習(xí),期間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一年后,他服從組織安排返回蘭州,受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伍修權(quán)指派潛返河西在肅南從事地下工作,后與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失去聯(lián)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先后出任高臺縣祁連直屬鄉(xiāng)鄉(xiāng)長和黨支部書記、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區(qū)委組織員、縣農(nóng)牧局副局長、縣政協(xié)專職常委等職務(wù),于1992年8月逝世。

      徐一新,浙江衢州人,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時,父親為他取名“一新”,寓有“天地一新”之意。1926年曾參加北伐,1927年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任中央軍委機要秘書。南昌起義后,作為保留下來的干部,徐一新于1928年被送到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xué)學(xué)習(xí),當(dāng)時只有十七歲,是其中最小的一個。1930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次年學(xué)成回國,先后任鄂豫皖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參謀部主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長。1936年隨軍渡河西征,任總部高級參謀。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外交部蘇聯(lián)東歐司副司長、司長,首任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駐挪威、敘利亞大使、外交部副部長,“文革”后任駐巴基斯坦大使,是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1994年12月30日逝世。是中共黨史上著名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那個“半個”。

      那時,屈大成25歲,在祁連山中給人放牧;徐一新26歲,時任紅西路軍干部團政治處主任、西北工委副書記。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將兩個原本分屬不同地域、從事不同職業(yè)的年輕人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這年的冬天出奇地冷。紅西路軍經(jīng)血戰(zhàn)高臺、臨澤倪家營子后,兵敗退入祁連山中分散突圍。國民黨馬步芳部隊和地方民團瘋狂圍追堵截,肆意捕殺失散流落紅軍戰(zhàn)士和營救群眾,張掖陷入白色恐怖當(dāng)中。

      四月的一天,屈大成和幾個人到新壩去送驢。路過三層臺子時,屈大成內(nèi)急,停下來在路邊解手,一起的幾個人趕著牲口在前面走了。這時,屈大成遇到了徐一新,通過交談,從口音上判斷他是失散流落的紅軍。

      兩人邊走邊談,身后忽然傳來馬蹄聲。回頭一看,原來是馬家軍的一隊騎兵。屈大成連忙把徐一新藏到不遠處一條溝里的芨芨草叢里,自己回到原來的路上繼續(xù)趕路。

      不一會兒,十幾個馬家軍騎兵從后面趕上來,抓住屈大成讓他帶路去新壩。走到大河石坡子,趁馬家兵不注意,屈大成跳進深溝跑了。馬家兵追著打了兩槍,沒有打中。屈大成一口氣跑到東嶺子,見馬家軍已經(jīng)上了毛兒刺大阪,就又繞回到原來的地方,找到了躲藏在那里的徐一新。

      屈大成告訴徐一新自己被馬家軍抓去帶路又冒險逃脫的經(jīng)過,還讓徐一新看被馬家兵用馬鞭抽爛的耳朵。徐一新這才告訴屈大成自己是紅軍,叫李玉成。

      兩人又一起走了二三里路,越說越投緣,越說越熱乎,于是干脆離開大路,坐到一個溝槽里攀談起來。屈大成給徐一新講了自己家里的情況,告訴徐一新村里雖然沒有駐馬家軍,但經(jīng)常有馬家軍和民團的人前來搜人。屈大成還講了正月里,自己在青溝里放牛時,曾經(jīng)給100多個紅軍帶路去紅灣寺找房子住宿,第二天又把他們帶到百泉寺宿營,第三天一直把他們送到九個泉指明了出山的路才回來的事。徐一新也給屈大成講了一些紅軍北上抗日,為窮苦人鬧革命的道理。

      屈大成聽后,心里熱乎乎的,很感動,就說:“咱倆拜個兄弟吧!”于是,兩人拉著手,跪在地上,對天起誓,結(jié)拜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

      屈大成決心就是舍了命也要保護好這個紅軍大哥。他怕村里不安全,先帶徐一新去藏在一個挖過金子的洞里。那個洞里有一尺多深的水,屈大成在上面鋪了木板讓徐一新睡覺,每天按時給徐一新送來吃的。徐一新白天就藏在里面,晚上才能出來。洞里陰冷潮濕,沒多久徐一新全身浮腫,臉都黃了。

      過了二十多天,村里馬家兵搜捕紅軍的風(fēng)聲松了一些。趁一天天黑,屈大成把徐一新接回喇嘛灣的家中,讓這個結(jié)拜兄弟和自己的家人見了面。屈大成讓叫小妹在門外望風(fēng),父親忙把徐一新讓到炕上暖身子,母親還拿出準(zhǔn)備過生日的掛面煮了讓徐一新吃。吃過飯,屈大成一家在炕洞里鋪了一張羊皮,讓徐一新藏在里面睡。

      這樣躲了三天,地主白志祥領(lǐng)著馬家兵前來搜查過五次。有一次,幾個馬家兵搜完后躺在藏有徐一新的木板炕上抽起煙來,屈大成進進出出地忙活,心里急得沒辦法。好不容易才把馬家兵應(yīng)付走了,一家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考慮到自己家里窄小破爛,又是籬笆門,隱藏很不便當(dāng),屈大成又把徐一新轉(zhuǎn)移到了野外山上的一個石洞里。由屈大成的小妹每天去送兩次飯,有時是掛面,有時是米。沒住幾天,一天下午,有一個獵手在附近打野羊,一度離石洞只有五十多米,差一點發(fā)現(xiàn)了徐一新。顯然,這個地方也不安全。

      為了保險起見,屈大成又把徐一新又轉(zhuǎn)移到了小青溝的水鉆洞里。這個洞子比較寬敞,屈大成給徐一新準(zhǔn)備了兩張山羊皮,一張鋪一張蓋,還在旁邊栽了三塊石樁,把個破臉盆放在上面做飯吃。這時,屈大成家里已經(jīng)沒有米和面了,雞蛋和雞也都吃完了,但他還是想盡辦法弄到一些紫青果、棒子和洋芋蛋讓徐一新吃。為了增加營養(yǎng),屈大成每天上山放夾子抓青羊、挖哈拉,先后挖了二十多條哈拉,徐一新的身體漸漸好了起來。

      住了二十多天,屈大成用賣哈拉皮的錢,買來棉布、羊毛,給徐一新縫了一套棉衣,買了一雙襪子、一雙鞋,把徐一新裝扮成一個商人的模樣,然后帶回家。村里人問起,只說是從酒泉來的買賣人“李先生”,打算收購些茯苓、大黃等山貨。

      也不知馬家軍聽到了什么風(fēng)聲,有一天竟一連到屈大成家里搜查了三次。第一次是上午,屈大成把徐一新藏在木板炕洞里躲過了一劫。第二次是中午,屈大成把來不及藏入炕洞的徐一新藏在了牲口圈和屋后的夾墻里,屈大成和父親被抓不到人的馬家兵毒打了一頓。第三次是后半晌,亂翻一頓后一無所獲的馬家兵威脅屈大成,“查出來要抓他們?nèi)摇薄?/span>

      這種情勢下,屈大成只好連夜把徐一新送到高臺縣紅崖子鄉(xiāng)的舅舅家躲藏。這里靠近祁連山,各家都是單門獨戶,比較僻靜。屈大成對舅舅和幾個表哥說徐一新是酒泉寺過來的生意人,為了避兵要到這里住一段日子。于是,屈大成和徐一新先住在了表哥萬生榮的家里。為了遮人耳目,屈大成幫徐一新買了些貨物,兩人忙里忙外地做起買賣來。

      可是沒過幾天,徐一新的外地口音還是引起了萬生榮的懷疑。當(dāng)?shù)弥煲恍率羌t軍后,萬生榮不再讓他們出去做買賣,說出去太危險。屈大成就和徐一新在家里呆著,幫著干些鋤草一類的活。

      一個多月后,屈大成又把徐一新領(lǐng)到表哥王立基家中,說徐一新是自己最親密的朋友,請求關(guān)照。因為王立基在當(dāng)?shù)厝司壓茫乓哺?,他陸續(xù)給徐一新介紹了一些關(guān)系可靠的熟人。大家知道徐一新是紅軍后,也都很同情。

      這些日子,屈大成每天夜里都帶著徐一新外出,先后到西柳溝、天橋灣、長溝寺等地宣傳黨的政策,打聽紅軍的消息,查找紅軍住過和打過仗的地方,有些地方徐一新還畫了圖。有一次,屈大成陪徐一新到距八哥家六十多里的四喇嘛那里宣傳。徐一新從佛教的起源和如來佛的來歷談起,四喇嘛聽了非常贊嘆。第二天,四喇嘛又召集小喇嘛們聽徐一新講經(jīng),聽過后稱贊徐一新有“大佛爺?shù)目ùa”(意思是有大佛爺?shù)馁Y格)。從這以后,徐一新就利用講佛的機會,給當(dāng)?shù)夭刈迦罕娦麄鼽h的政策。因為講得好,四喇嘛說他不是漢人,是四川峨眉山來的喇嘛哩!

      那時,外面馬家軍盤查得稍微松了些,徐一新也漸漸學(xué)會了當(dāng)?shù)氐囊恍┩猎?,還學(xué)會了不少裕固族話,屈大成便冒險陪著徐一新到紅軍犧牲較重的老虎溝看了兩次,還潛往高臺城去看了一次。

      因為徐一新一直急著要去找紅軍,屈大成就專門去酒泉兩次,打探紅軍撤往新疆方面的消息,回來告訴徐一新紅軍在安西縣城與馬家軍打了敗仗以及馬家軍在甘州城關(guān)押屠殺紅軍的一些情況??吹轿餍袩o望,徐一新決定東返回陜北。

      到了十月,徐一新決心要走,屈大成一家做了一套土布衣服,買了雙洋布鞋、一頂大禮帽,又借了件長袍,把他裝扮成一個先生的樣子。屈大成還專門買了個尕提箱,在里面放了些牛黃丸、小兒驚風(fēng)丹之類的藥,對外只說徐一新是看病的“李先生”。這時,知道底細的人也都前來送行,有的資助了些衣物,有的資助了些路費。為了表示感謝,徐一新寫了張條子留下,說:“民國廿六年蒙馬難,不幸流落于南山、高臺一帶,多承王尚明、趙財寶等老先生救濟于危難之中,并慷慨解囊,助資旅里,對吾人表極大之同情心。凡我同志,對該老先生及其家屬,應(yīng)予以優(yōu)待及保護”。書末署名是“前鄂豫皖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參謀部主任,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長,抗日聯(lián)軍西路軍干部團政治處主任徐一新。”屈大成這才知道徐一新是紅軍里的一個大官。

      離開古城溝那天,屈大成帶著徐一新從蘆洋壩上路,還專門找了一頭小毛驢讓徐一新騎。當(dāng)天前來送行的還有王尚明和萬生華,他們一直走到元山子(位于高臺縣南部)才回去。元山子在新壩北面,甘新公路從村里穿過,當(dāng)時蘇聯(lián)支援中國抗日的物資就是用汽車經(jīng)這條路運送。

      因為徐一新在蘇聯(lián)留過學(xué),會講俄語,屈大成就和徐一新在元山子等了兩天。這天,路上有從新疆開過來的汽車,兩人一打聽,這正是蘇聯(lián)前往蘭州運送軍火和汽油的汽車隊。于是,徐一新在路邊用俄語攔下了一個車隊長,請求帶他們?nèi)ヌm州。但因為蘇聯(lián)方面有紀(jì)律要求,最終屈大成和徐一新沒有搭成便車,他們只好沿著公路繼續(xù)往東走。來到三關(guān)廟(位于甘州城西面),屈大成和徐一新終于等到了一輛拉人的客車,司機人不錯,把他們帶上了。一路閑談中,屈大成和徐一新從司機口中知道了蘭州設(shè)有八路軍辦事處的消息。此時,屈大成還不知道,就在他和徐一新離開后的第二天,父親就被聞訊趕來的馬家軍抓去吊起來毒打訊問,贖回家后就一病不起,挺了三個月就含恨去世了。

      經(jīng)過長途顛簸,在蘭州西邊的河口,屈大成和徐一新開始下車步行。這時,他們遇到兩個去蘭州賣豬的農(nóng)戶,屈大成就一邊幫人家趕豬一邊打聽消息。到了離蘭州城三十里的西固,又碰到了一輛拉糧的老牛車,屈大成借著幫車把式趕車,把徐一新帶到車上混進了蘭州城。

      兩人找到在南關(guān)什字附近的八路軍把辦事處時,天都快黑了。在這里,屈大成和徐一新見到了王定國、謝覺哉,屈大成第一次吃到了洋糖。謝覺哉稱贊屈大成:未配對的括號或引號!你在紅軍困難時保護了徐一新同志,又不怕危險把他送來,真不容易啊。我們非常感謝你!未配對的括號或引號!然后又詢問屈大成愿不愿意去延安?屈大成早就想好了,當(dāng)時就點頭答應(yīng)說自己愿意。

      過了幾天,謝覺哉給屈大成寫了一封經(jīng)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到延安去的信。屈大成帶著信,與徐一新分手,只身乘車前往西安。到西安后,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又派人把屈大成送到了延安。在延安,屈大成被安排在中央黨校民族班學(xué)習(xí),主要是學(xué)習(xí)統(tǒng)戰(zhàn)工作、抗日救國、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紀(jì)律。屈大成小時候念過《百家姓》《三字經(jīng)》,所以學(xué)習(xí)起來并不困難。期間,屈大成由謝覺哉和徐一新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一直和徐一新一家保持著來往。

      1939年4月,屈大成完成學(xué)習(xí)任務(wù),組織部安排他返回蘭州。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伍修權(quán)要求屈大成潛回河西,在肅南開展地下工作,由上級單線領(lǐng)導(dǎo),聯(lián)系人是蘭州敬興和皮坊的劉福生,跟徐一新的聯(lián)系,則由西安西北旅社轉(zhuǎn)。

      于是,屈大成奉命回到肅南,等待組織派人來。但不知什么原因,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一直沒有派人。屈大成曾幾次去信詢問,先是答復(fù)是派不出人來,再后來就斷了聯(lián)系。就這樣,屈大成一等就是十三年,直到張掖解放。

      回顧這段漫長的等待,屈大成說:“我沒有暴露過黨的任何秘密!”事實上,除了等待,他曾經(jīng)前往張掖打聽過高金城的下落,他還動員裕固族頭人和駐扎的馬家軍給當(dāng)?shù)乩习傩招捱^一座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屈大成在祁連直屬鄉(xiāng)擔(dān)任鄉(xiāng)長和支部書記,后來又調(diào)到區(qū)上工作,任區(qū)委書記。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成立后,屈大成先在明花區(qū)委任組織員,后在縣農(nóng)牧局任副局長、縣政協(xié)擔(dān)任專職常委,直至1974年1月退休,1979年6月確認了他的離休待遇。

      “文革”中,屈大成受到審查。為此,徐一新還專門給肅南縣委來信證明:“屈大成同志是1937年我在紅四方面軍西路軍在祁連山區(qū)失敗后參加革命工作的,1937年冬加入共產(chǎn)黨,并在延安中央黨校學(xué)習(xí);1937年由延安派回甘肅河西做地下工作,由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負責(zé)單線聯(lián)系,謝覺哉、伍修權(quán)同志都知道此事?!?/span>

      1980年,屈大成專程前往北京看望徐一新,并見到了王定國等人。在他們的幫助下,屈大成要求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工齡的問題得到解決。

      1992年8月5日(農(nóng)歷七月初七),屈大成因肝硬化醫(y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80歲。追悼會上,時任肅南縣委辦公室主任的許國杰在悼詞中深情回顧了屈大成營救徐一新的革命歷程,高度評價了他的一生。

      屈大成走了,但他救助紅軍、千里相送的故事卻永遠地留存在河西大地,傳唱在人們的心中……李綱

      聯(lián)系我們 | 關(guān)于我們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地圖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wǎng)站標(biāo)識碼 6207000021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第一第二,玖玖爱在线视频精品,av永久免费网站在线观看,Av天堂久久精品影音先锋

      <del id="tu7zm"></del>
        <b id="tu7zm"></b><del id="tu7zm"></del>
        1. <kbd id="tu7zm"><form id="tu7zm"></form></kbd>
          <del id="tu7zm"></del>